想穿越 先搞清该跪还是该坐吧!
日期:2019-03-11 16:24:47 编辑:大易中饰 关注热度:0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朝代的更替如走马灯,亦如我们在博物馆几步的距离就走过了秦 、汉 、两晋、南北朝的展区。中国从座位到高坐时代,你可以看到这些朝代中式家具的演变。例如,展览区内的秦汉中式家具就坐在地上,而两个晋南北朝的展览区展示椅子和胡床,这也表明我们的汉国籍开始“坐起来”这次。
拿《 琅琊榜》 来说,这部以魏晋南北朝时期(南朝梁代 )为历史坐标的历史剧,包含非常多的文化基因,譬如儒家礼法、权谋战争、服饰着装、饮食文华、建筑中式装饰等。
其中,席地而坐就是一种优雅的礼仪。 有网友评论道:“如果给我一个穿越的机会,我才不去琅琊榜这个时代,老是跪着,太不容易了。 ”呵呵,那么这位网友,你最好就穿越到魏晋南北朝之后吧。
席地而坐这种礼仪文化,从先秦 到汉 朝其地位一直都是稳若金汤的,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才逐渐弱化,往垂足而坐的方向发展,直至隋唐时期逐步被取代。
我想要穿越,但我不想吃,所以我去了唐朝,宋朝等朝代。 席地而坐的梅长苏 与蔺晨 其实,跪坐是一种非常优雅高贵的姿态。
在古代,只有通过这种坐姿才能判断出你是否是一个自我修养的人。 “坐下坐下”绝对是上流社会所鄙视的。 跪坐不是一种简单的姿势,你得抬头挺胸,坐如钟,如果你摇来摆去可是要被孔夫子 批判的。
遵守“席地而坐”之礼仪的古人,其实也不是食古不化的,跪的时间长了,可能会腰酸腿疼,于是“凭几”应运而生。 凭几是古人在席地而坐时依靠的中式家具,让人舒适之余又不失优雅。
凭几:秦 汉 乃至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两腿凭几,主要供人们依靠(跪坐久了也累嘛)。在南北朝时期,使用了三条曲线。《琅琊》也出现在类似的三足中。
魏晋南北朝高足中式家具开始兴起可是,被沿用了2000多年的“席地而坐”礼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了强烈冲击。为什么?简单地说,由于战争,外星文化渗透到主流的汉文化中,并且在冲突之后,它逐渐融合,最后是反客户。
取《作为南朝的梁代,其中》位于。当时,胡族的高脚中式家具——胡床,筌蹄(束腰圆凳),沙发已经诞生了。它已被广泛用于北朝的胡族统治区,但它被广泛使用。传统的南方贵族仪式非常令人厌恶的高脚座位。准确地说,排斥是一种不是仪式的脚坐姿。
上面的图片是胡床。它实际上是一把可以重叠的椅子,但是直到唐朝才会出现椅子的名字;右边的束腰圆凳叫做筌蹄,这是一个用藤条或草编织而成的高形座椅。
虽然魏晋南北朝高足中式家具兴起了,但品类也有限,后世的很多高足中式家具都还没出现,譬如圈椅、太师椅等。谈到圆椅时,很多人都会想到明式圆椅。事实上,圆椅起源于宋朝,在明代是辉煌的。
“天圆地方”是对圈椅最好的概括。扶手的斜面和环形椅的背面,环形椅的曲率和座椅的高度都符合人体工程学中式设计。
梅长苏 等人出席过许多宴会,例如苏宅 新居入伙宴、萧景睿生日 宴等,无一例外,那个时代全都是以主位为中心,席地而坐,每人一桌,各吃各的菜,各喝各的酒。 而那小巧的桌子,应该称为“食案”,以木为材,下有四腿,小巧精致,“满汉 全席”是放不下的,放几碟小菜和一壶好酒是绰绰有余。
看到梅长苏和其他人坐在地板上如此优雅和慷慨,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没有传承这一传统?
反观海外,“席地而坐”大概在汉 朝流传到日 韩 等国,特别是日 本,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,榻榻米就是其中代表。
魏晋南北朝以来,高足中式家具逐渐推广开来,“席地而坐”渐渐被“垂足而坐”所取代,到了隋唐之后更是从主角沦为配角了。